外资正在悄悄颠覆你的投资认知!国际顶流投行摩根和巴克莱2025年二季度在A股市场重仓了3只股价不足2元的1元股,完全打破了外资只做价值投资、只买白马股的刻板印象。
这些全球赫赫有名的金融机构,正在用真金白银押注那些看似平平无奇的低价股,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投资逻辑?
外资重仓的三只1元股
申华控股是老八股之一,现价仅为1.99元。这家公司隶属于辽宁国资委,是宝马品牌汽车在国内合作最早、规模最大的经销商集团之一。公司拥有国企改革、新能源车和人工智能等多个热门概念。
2025年二季度,J.P.摩根新进了483万股申华控股股票,直接跻身公司第七大流通股东。
美克家居同样股价为1.99元。公司主营业务是家具及配套家具用品,其智能工厂曾入选工信部“互联网+”在工业应用领域十大新锐案例。该公司具有跨境电商、AI智能体、华为概念、人工智能和新疆振兴等多重概念。
在二季度,J.P.摩根新进了738万股美克家居,位列第八大流通股东。
普邦股份现价1.94元。公司以园林产业为基础,已经切入环境保护、城市生态修复和修补领域。该公司具有互联网金融、区块链、石墨烯等概念。
2025年二季度,巴克莱银行新进764万股普邦股份,成为第八大流通股东。华泰证券的资产管理计划也同期重仓进入前十大流通股东,位列第五。
外资选股策略正在转变
传统观念中,外资通常被视为价值投资的代表,偏好行业龙头和核心资产。然而近年来,外资机构的选股策略显示出更加多元和灵活的特点。
这些国际顶流外资除了做价值投资之外,也同样会参与一些概念股或主题投资。这体现了外资机构对A股市场的理解正在不断深化,投资策略也更加因地制宜。
2025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A股达101亿美元,直接扭转了过去两年的净流出态势。特别是在5月和6月,净增持规模激增至188亿美元,这不是短期炒作,而是全球资本在重新配置中国资产。
布局低价股的深层逻辑
外资布局这些低价股有着深刻的投资逻辑。首先是估值与成长的性价比,一些低价股虽然股价不高,但基本面扎实,业绩能稳定增长。
其次是行业景气度的提升,化工、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电力设备等板块成为外资重点关注和布局的领域。即使公司目前股价低迷,只要所处行业具有发展潜力,就可能成为外资关注的对象。
第三是政策红利预期,中央汇金和外资联手重仓的低价股中,不少是国企改革概念股。一旦改革红利释放,这些公司股价有望迎来爆发性增长。
国际资本看好中国资产
国际资本在2025年突然集体转向A股,这表明中国资产的崛起不是政策催生的昙花,而是全球性价比比较下的必然选择。
外资敢长期押注中国市场有三个底层逻辑,经济基本面的稳,金融市场的活以及全球配置的需。中国在AI等前沿领域的突破正在改变全球技术格局,DeepSeek发布的AI开源大模型算力效率较国际主流模型提升30%,推动中国科技股估值出现科特估(科技特别重估)。
政策红利也在系统性释放,QFII额度限制全面取消,外资持股上限从30%提至49%,战略投资锁定期从3年缩至1年。这些政策为外资提供了更灵活的投资环境。
给投资者的启示与风险
面对外资重仓的低价股机会,普通散户投资者需要理性对待,尽量平衡收益与风险。
从短期来看,可以关注外资主导的低估值高股息板块,这些股票往往具有稳定的现金流和分红,即使市场波动也能提供一定的收益保障。从中长期来看,经济复苏预期与产业升级逻辑仍是市场核心的驱动力。
跟进外资重仓的低价股虽然可能获得可观收益,但也存在较多的风险点。常见的潜在风险包括外资操作风格的转变,低价股本身存在的基本面风险以及美债收益率的提升可能会导致外资离场。
外资已经用真金白银投票,法国、瑞典对华投资同比暴增25倍和11倍,彻底证伪了外资撤离论。国际资本正在加速流入中国市场,寻求那些被低估的投资机会。
配资门户平台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