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国记者的注视下,普京表达了对“中国愿望”的理解,宣布决定在几个关键领域与中国进行紧密合作。这是否意味着俄罗斯已经降低了对中国的警惕呢?
近日,路透社报道了普京在记者会上所做的声明,他透露今年中俄将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并强调两国的军事合作将围绕军事技术展开。普京指出,俄罗斯已有一整套针对中国的合作计划在待实施。他特别提到:“我们理解中国朋友的愿望。”
这里提到的“中国愿望”实际上是指中方对两国军事合作领域的期待。普京表示,俄罗斯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希望两国在军事合作上不再仅局限于简单的交易,而是能够进一步促进军事技术的交流。这显示出俄罗斯同样愿意与中方在这一领域深化合作,展现出彼此的信任与默契。
展开剩余64%毋庸置疑,中俄两军的关系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早已超越了“磨合期”。正如普京所说,双方的联合军事演习已成为常态,这不仅是两军关系深化的直接展现,更是双方高度互信的典范。今年三月,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也曾强调,双方的军事合作如同“全面开花”,两国将在亚太地区共同进行演习。在这一背景下,中俄两国继续推进军事技术领域的合作,理所当然。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正值以色列与哈马斯冲突、俄乌战争交织之际,作为冲突参与国及其盟友,俄罗斯在此时高调宣告与中方深化军事合作,必然会引发西方国家的揣测与猜疑。在此时西方媒体频繁质疑并试图抹黑中俄合作关系,扭曲中国的立场,给双方正常的合作添上不必要的灰色。
然而,中方的立场始终保持明确,与俄罗斯的合作是两国正常发展过程中的一步,双方的合作并不针对任何第三方国家,且能有效推动多极化世界的形成。任何歪曲事实的舆论策略,都不会动摇中国的决策与发展步伐。
实际上,最值得关注的是俄罗斯方面心态的变化。尽管中俄关系一直密切,正如普京所提到的,双方的合作一度仅仅停留在买卖交易层面,并未触及核心的军事技术领域。显然,两国能够进行军事技术上的沟通,标志着双方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戒备心理”,在关系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过去,俄罗斯对军事技术交流持谨慎态度,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近年来全球多极化的趋势并不明显,各国普遍希望握住自己的“王牌”,避免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然而现今这一想法已显得不合时宜。其次,之前中方的军事技术相对欠缺,俄罗斯自然不愿意“单方面扶贫”。如今,解放军的力量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中俄双方真可谓强强联手,俄方也期望能在这次合作中学习到更多的经验与技术。
总之,“打铁还需自身硬”,中方未来依然要坚定地走好自身的发展道路,积极推动多极化世界的逐渐形成。
发布于:天津市配资门户平台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