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华昌中医
古中医防未病,保民众大健康。图片
人的心肾不济时,上中下焦常会连带出问题:上焦心火旺则心烦失眠、口舌生疮,中焦脾胃失和则腹胀食少、嗳气反酸,下焦肾阴亏则腰膝酸软、遗精盗汗,甚至还会有口干咽燥、小便黄赤等症状,这些看似分散的不适,根源多是心肾不交、三焦气机不畅所致。
《素问・灵兰秘典论》言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点明心肾为脏腑核心;《难经・六十六难》载 “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强调三焦是气机运行通道;而《景岳全书》则指出 “心肾不交,阴阳失和,则三焦气化不行,诸症丛生”,清晰说明心肾不济会导致三焦不通,进而引发诸多病症。从西医来看,这类情况可能对应神经衰弱、失眠症、慢性胃肠炎、前列腺炎、内分泌失调等疾病,多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衡或器官功能减退相关,需通过检查明确具体病变部位。
针对心肾不济、上中下焦失调,我有一个交济心肾、三焦同调的方子,组成为:黄连 3-6 克、磁石 15-30 克(先煎)、炒酸枣仁 15-30 克、茯苓 15-20 克、远志 6-10 克、枸杞子 15-20 克、山药 15-30 克、炙甘草 6-9 克、丹参 10-15 克。煎药方法为:将磁石先加水煎煮 30 分钟,再放入其余药材,加水浸泡 20 分钟后,大火煮沸转小火煎煮 30 分钟,滤出药液;药渣再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 20 分钟,两次药液混合,分早晚两次温服,每日 1 剂。此方功用在于交济心肾、调和三焦,对上焦心火旺引起的失眠多梦、心烦易怒,中焦脾胃失和导致的食少腹胀、神疲乏力,下焦肾阴亏引发的腰膝酸软、遗精盗汗,以及口干咽燥、小便短赤等症状均有调理作用。方中黄连清心泻火,磁石重镇安神、引火归元,二者共起交济心肾之功;炒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改善睡眠;枸杞子、山药补肾益精、健脾益气,兼顾下焦与中焦;茯苓健脾宁心,丹参活血通络,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上下贯通、三焦兼顾,使心肾相交、气机顺畅。
此方需依具体证候灵活加减,方能贴合个体情况:若饮食不佳、腹胀明显,加焦三仙(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各 15 克,以消食化积、健脾和胃,改善中焦运化;若口苦明显、心烦加重,加黄芩 9-15 克、竹茹 9-15 克,增强清热泻火、除烦止呕之力,缓解上焦热象;若失眠严重、彻夜难眠,加夜交藤 20-30 克、合欢皮 15-20 克,以加强养心安神之效,帮助入眠;若腰膝酸软明显、伴有畏寒,加杜仲 15-20 克、菟丝子 15-20 克,以温补肾阳、强筋健骨,改善下焦虚寒;若遗精频繁、小便频数,加金樱子 15-20 克、芡实 15-30 克,以固肾涩精、缩尿止遗,调理下焦不固;若口干咽燥、手足心热,加麦冬 15-20 克、生地黄 15-20 克,以滋阴润燥、清热生津,缓解阴虚内热;若腹胀便溏、乏力明显,加炒白术 15-20 克、党参 15-30 克,以健脾益气、燥湿止泻,增强中焦功能;若心烦胸闷、胁肋胀痛,加柴胡 9-12 克、郁金 10-15 克,以疏肝解郁、行气止痛,调和气机;若小便黄赤、尿频尿痛,加车前子 15-20 克(包煎)、瞿麦 10-15 克,以清热利尿、通淋止痛,改善下焦湿热;若头晕耳鸣、记忆力下降,加何首乌 15-20 克、女贞子 15-20 克,以补肝肾、益精血,缓解精血亏虚所致的不适。
最后必须强调,以上内容仅为中医科普知识,旨在解读心肾不济与三焦失调的关联及调理思路,不构成任何用药建议。中医调理讲究 “千人千方”,每个人的体质、病因、症状轻重及兼夹证候均存在差异,具体配伍需经专业中医师面诊,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后精准制定。
身体不适不知咋辩证?公众号留言,我为你专业分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配资门户平台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